【橙新聞】曹雪濤點讚香港醫療樞紐地位 三策助推健康中國建設
國家衞健委副主任曹雪濤26日出席香港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時披露,中國2023年向59國派遣醫療隊累計診療超200萬人次。其演講中三次強調香港獨特優勢,指大灣區建設為亞洲醫療產業注入「強勁動能」。
曹雪濤提出戰略三角:深化健康中國建設、構建醫藥創新生態圈、強化國際衞生合作,特別指出「香港科研轉化效率居全國前列」。
據衞健委實時數據顯示,中國現運營87個國際衞生項目,其中31個位於東南亞地區。值得關注的是,深圳前海與香港已實現13類醫療設備檢測結果互認,審批時效壓縮60%,催生18個跨境醫械註冊案例。
某智庫報告證實,香港醫療器械專利年申請量突破2400件,其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數量佔全國28%。曹雪濤演講中特別提及,港大與內地合作建立的病原體預警模型,將應用於東南亞登革熱聯防網絡。
在產業協同方面,大灣區醫療健康規模達4800億港元,香港高校牽頭的17個跨境醫研項目進入產業化。其中微創手術機器人項目已獲歐盟CE認證,核心技術專利佈局覆蓋26國。
論壇釋放的政策信號引發資本市場波動,醫療ETF成分股午後普漲4.7%。某投行研報預測,粵港澳醫療數據跨境流動試點或催生300億元增量市場,涉及AI輔診與基因檢測等領域。
此次曹雪濤三點建議與《「健康中國2030」實施方案》形成呼應。據悉,國家藥監局正修訂《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程序》,擬將港產器械註冊時限壓縮至90個工作日。